交換日記|冬季疊穿技巧-相親相愛的大衣與內搭打底衫
凌晨12:53親愛的,
你好嗎?這幾天,我們這副熱帶氣候的地方終於也能穿毛衣了呢!我忍不住把大衣都搬出來,思考冬季穿搭了。今天就來聊聊大衣吧。

我最喜歡秋冬疊穿的層次感了,一直都喜歡西裝、背心(你們那好像說馬夾?馬甲?)的紳士風,前幾天發了這張照片給你,你回我「老錢風」。也不知道這種風格怎麼突然爆量出現,可是明明我很久以前就這麼穿啊,而且那時候也沒有這個詞。
有時候我覺得,好多流行的詞彙,尤其是風格、流行、時尚有關的,經常只是舊瓶裝新酒。比如女生穿西裝的紳士風,現在會說又美又颯;搖滾辣妹好像也可以叫甜酷風?
先不論「老錢」是否真的都穿「老錢風」,我倒覺得流行起來也是有跡可循,之前很火的膠囊衣櫥、中性色穿搭,走到極致就應該是老錢風了。畢竟中性色這些愈簡單、基本的顏色,愈是考驗「質感」,年輕人們學了搭配,也該開始學著重視服裝的面料質感和設計細節了吧。
我前陣子久違地看了一部劇,是金高銀主演的「小女子」。其中有一段,元尚宇代表問吳仁珠(金高銀飾演):
「如果你有錢想買什麼?」
仁珠說:
「冬季大衣吧,冬裝很容易看出來一個人貧窮與否,夏裝還能勉強穿得跟別人差不多,但冬裝太昂貴了。」
我看到時真心覺得「果真如此」!冬裝的面料質感優劣是肉眼清晰可辨的啊。最近我經常在路上看到年輕人們穿大衣,也許博主們推廣有功吧,大家更願意去嘗試搭配出優雅的廓形和線條。但是畢竟預算有限,所以多數買的也不是什麼保暖的料子。我看他們穿得有模有樣卻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已經值得嘉許,希望他們不要因此覺得好看=不實際,那就太可惜了)
如果大衣面料夠好,就不會像一些「外行人」說的「大衣不會暖啊」這種情況。而進一步論保暖,很重要的是內搭打底夠強悍,這樣便能放心穿美美的大衣。
我的基本款、內搭差不多都由Uniqlo和MUJI包辦了,同樣品類的東西,日系品牌的設計總是比較貼心,也讓人信賴。
這件羊毛混紡的高領打底衫是疊穿的好幫手,前陣子降價果斷收了!
這件去年買的,今年也有出,可以穿在一些圓領、U領、V領的衣服裡頭
一直以來,衣服類中我最願意在大衣這個品項花錢。並不是說那種幾萬塊錢的M家大牌,而是在能負擔的預算中,買到最好的。有人說,同類產品/同等級品牌中,買最貴的那個就對了。但是關於品牌與價格...嗯,現在實在也「不好說、不好說」啊。所以我主張「在合理的、負擔得起的價格中,找性價比最高的」,版型之外,羊毛的等級、成分的%數都是評分標準。當然有了第一件之後,眼光會慢慢升級,到時候標準也就不同了。
可能是因為從小我媽就給我們買羊毛大衣、毛呢夾克穿,一邊逛街看衣服,她會一邊說雖然貴一點,但這百分之百的羊毛才夠暖。在別的同學穿著鋪棉夾克過冬的時候,我可是穿著毛衣和大衣的。(我小時候的冬天好像比較冷?氣候暖化真的有影響,一不小心又想聊環保)
話說,羽絨服好像是我大學時候才出現的吧,所以在我成長的年代,羊毛大衣始終是冬天的王道。雖然當時還穿不出大衣的氣場,有點小孩穿大人衣服的感覺,但我從滿小的時候(我是說成年、自己攢錢買衣服後)就有這種領悟:一件好的大衣不僅保暖、防寒,更是質感品味的代表。
對我來說,穿著這件事本身,除了因為上次提到的,想「成為一個優雅可愛的老奶奶」這個想法使然,更重要的是傳達對自己與他人的尊重,穿搭也是一個人對於審美、細節、個性態度的一種最顯而易見的綜合表現吧。
(默默不張揚地)讓人家注意到「這個人把自己打理得很得體,說不出哪裡怎麼,明明也是基本款,但就是特別好看,同時又給人舒服而不壓迫的感覺」,一方面也能帶給自己自信。
我想這就是我在穿搭上想表達的,也是喜歡玩穿搭的原因之一吧。
你跟我分享女兒的畫,我才要告訴你我女兒開始畫牆了呢!在某一瞬間,牆壁就被攻擊了(笑)。於是爸爸媽媽也加入了畫壁畫的行列。我家的牆壁現在有很多卡通人物。
給你欣賞欣賞~
一轉眼要到聖誕節了,我們何時一起看雪呢?
祝 平安
0 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