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感

[穿搭]散發隨興大人感的寬褲穿搭

晚上11:11




這幾季寬褲可說是流行必備,但寬褲也分很多種,我喜歡的這種,是可以散發著隨興大人味的寬褲。這樣寬大的版型常會讓人以為很挑人穿,其實它不僅好看、有型,更舒適好穿,而且粗腿、小腹都被藏好了!是非常適合都會輕熟女的褲款。也幾乎沒有什麼季節限制,只要你挑對材質。挑戰寬褲穿搭的know-how,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3.jpg
搭配西裝、襯衫可以有正式感,穿上寬鬆舒服針織衫的話,就能一派輕鬆。
MS. J
日常時尚小TIP
名人穿搭/街拍示範
貝嫂大概是我見過最會穿、也最常穿寬褲的吧!隨便找都有好多LOOK可以參考。
低調時髦
配赭色小包&小白鞋,潮潮的
來源:Pinterest
簡單卻很有氣場
紮個腰帶,
氛圍就不一樣了
來源:pinterest
rs_1024x900-170124145642-1024.Victoria-Beckham-Dare-To-Wear.jl.012417.jpg
挑戰鮮豔色
不用解釋吧?
來源:E! Online
eb900055f4141f44e3e.jpg
王菲也是寬褲常客
高冷御姐範啊
來源:騰訊
夏天也可以穿
來源:The Telegraph
日常时尚
街拍好看不稀奇,我們一向講求務實,日常也要能穿得美美噠才行啊!當然自拍角度和光線沒辦法很厲害,這樣才有真實感嘛(誰想要真實感?)!不管不管,我還是要秀給你們看啊~
登場的是這條趁著換季折扣購入的,台灣品牌Marjorie*的條紋吊帶寬褲(我也沒別條了:~)
*品牌介紹在文末~
LOOK  #1
搭配媽媽的粉膚色復古雪紡衫
SelfieCity_20170304140006_save.jpg
_20170305_153233.JPG
荷葉邊的領襟有種微正式的氣質,吊帶可用可不用,也可以自然垂落兩側。褲子紅豆色X黑色的配色低調優雅。我的東西都是黑黑藍藍的,紅豆色算是個新鮮又不突兀的嘗試。這個顏色很好搭,會火喔~(筆記)
LOOK  #2
搭配淺灰寬鬆襯衫(附領結)
SelfieCity_20170306155822_save.jpg
這種寬鬆襯衫很有波西米亞風,有恰到好處的領口,飄逸的袖子,領結隨意打上就一派輕鬆。對了,這件褲子附了布腰帶,拉緊綁好,褲腰上會有自然的皺褶。
LOOK  #3
搭配灰色高領毛衣
隨興舒服的大人感
配圓框眼鏡有文藝範
戴條毛衣鏈也不錯~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有型有款又舒適的寬褲穿搭,希望有帶給你一些穿搭的靈感。最後介紹一下這個台灣品牌。如果有到台中來,比起滿街都是差不多的複製品,這家店可以逛一下。
就我所知,Marjorie是台灣的女裝品牌,2013年誕生,是少數擁有自家製衣工作室的品牌。品牌風格主要是復古摩登又帶有個性。
我滿喜歡他們家的衣服,但買的不多,價格中上,所以我只在折扣期下手。我想他們是從台中發跡,除了網路商店,實體店面以台中佔大多數,一中、逢甲商圈各有幾家店。(新竹、高雄好像也有店了)
品牌資訊
金錢堆砌出來的時尚不厲害,善用各種單品混搭出自我風格、
平日就能出得廳堂、入得職場才是硬道理!
---Jackie

日常時尚DailyStyle

《東京女子圖鑑》,她和她追逐的欲望

晚上9:38



追劇
笔记
追完《東京女子圖鑑》好一陣子了,琢磨著想寫什麼、該寫什麼,又怕說得太多,總是寫了又刪。這部日本網路劇,全劇11集,每集不過20分鐘的長度,卻道盡了「一個小鎮的姑娘到了大城市」的種種故事。透過女主角綾與她在各個階段所遇到的人、事、物,敘述大城市女子的心思。
本劇有幾個基本的學習點
1
追劇遊東京
看這齣劇有一種在地人帶路、線上遊東京的感覺。幾乎每一集都能大致看到東京各地區的特色、生活型態,例如:
綾是社會新鮮人時期所居住的
三茶
有復古與現代交雜的優閒氛圍,散發著生活的氣息
為了與精英男交往而搬去的
惠比壽
是個費洛蒙滿滿的地方,因為充滿聯誼、約會,
女人們都是「重裝上陣」
女主下一幕就去精品內衣店補貨,為新戀情作準備。所以說孟母三遷有道理,住哪裡人就會變怎樣...
「長腿叔叔」帶他領略頂級品味的
銀座
世界級的購物街區,也是頂級美食聚集的地段
婚後居住的中產階級小豪宅區
豐洲
總是不滿足的綾卻說,壓抑「上流社會」意識,也很幸福
不多說,等你自己看劇慢慢發掘這些不必身歷其境也可以窺探一番的,東京各區的特色、住民型態、商業類型......,但這一切似乎也透露了一種難以破除的「社會階級」
2
追劇學穿搭
我一直認為穿搭這件事情必須符合(看起來/實際的) 年齡、場合等等,在《東京女子圖鑑》裡面,也可以看到綾從青少女、新鮮人到輕熟女時期不同的穿搭風格與轉變,變得有品味,有風格。
二十代、居住在三茶地區的綾穿著很青春隨興。
參加聯誼要穿著明亮色系、女性化的連衣裙
這件連衣裙配色活潑,近看是幾何圖紋構成,
上班ok,下班也能馬上去約會
隨著品味的修練,在國際品牌工作的階段,已是十足的時尚範
除了自己對穿搭的用心之外,也因為遇見的「某些」(不能說的)人事物,養成了品味。這樣的綾卻在婚姻介紹所吃了一記悶棍。是否也算是一種教訓呢?
Img474100219.jpg
重點來了,這種故事題材還不多嗎?但《東京女子圖鑑》拍出了一種清新與現實感。綾,就在你我之間、你我周圍。
這部劇和我們熟悉的《慾望城市》不一樣,不是聚焦在追求愛情和幸福,當然愛情、婚姻在《東京女子圖鑑》裡面絕對佔有一席之地,我對於它更清楚地傳達給觀眾「包括愛情、婚姻,女人得靠自己去爭取那麼多的,想要的一切」抱持肯定的態度,卻對於主角人格的貪婪感到可惜。
以下劇透
慎入
前情提要
女主角綾的人設是個不斷向前的人格,我不確定是否是「向上」,但她絕對是個「向前」看的人。對於想要的事物有著無比的意志,甚至可以不惜一切,而除了能力、運氣之外,有時候,她是你我身邊很「婊」的那種人,但你沒法說她錯,她有很多「想要」而且也很「敢要」,從日常使用的東西、工作職位、追尋的理想對象、居住的房子和地區......她都非常「目標導向」地去達成,我認為這是要在大城市裡「出人頭地」必須的人格特質。
SEE MORE →
早在本劇初,高中時的綾就在升學輔導面談上說自己想要成為「別人羨慕的人」,老師還覺得像聽到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
這個設定就注定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例如第三集一開始,綾在公司的提案上就表示「今後將是一個不懂滿足、追求物質新享受的女孩的時代」,這說的其實就是她自己。
寫過企劃提案的人會知道,市場調查之外,我們寫的提案很多時候是反映自身的價值觀,這也是促使綾來到東京的驅力。
果斷與同鄉的男友分手,也是源於一種不滿足的心態......
兩人下班一起買菜回家煮
4_對於平凡的幸福,是否不屑一顧呢?這樣就夠了嗎?.png
下一幕就跟朋友去聯誼獵食了
不是直樹不好,也不是對他不滿,只是...
這樣就夠了嗎?
當出現「這樣就夠了嗎?」的想法,她就頭也不回地往前走了。但是,什麼是夠?怎樣是不夠呢?
劇末,我一度以為會看見像《非媽媽白書》中土井鈴子決定單身打拼那樣激勵人的時刻,不料綾又像是「看到別人手中有新玩具,自己卻沒有」的那種表情。
看見擦肩而過,身穿皮草、表情炫耀的女人,
手挽著體面男友一起遛狗...
鏡頭很巧妙把綾的形象投射到所羨慕對象的條件裡。
我甚至不懷疑,她的下一步就會是穿著皮草與高富帥男友一起遛狗。(不過這已經是最後一集了)
她的性格設定很明確,而且並沒有因為經歷了人生起伏而改變,印證了綾媽媽說的「女生就是這樣,就是想跟別人一樣」。換言之,別人有的我也要。
綾合理化女人的羨慕、嫉妒、想要,並將之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至少她是誠實的
结语
我不確定的是,是否人應該在這種「比較」與「羨慕」的漩渦裡輪迴著。她貌似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說要成為別人羨慕的人,實際上則是「想成為自己所羨慕的人」。
小時候的我也喜歡看時尚雜誌,裡面總會有品牌公關或者經理的一兩頁訪談,說著他們的生活態度,曾經,我也想變成他們。直到我真的走進公關行銷領域,我發現我並沒有想像中的喜歡這樣。也許,想成為別人羨慕的人,心裡存在某種程度的自卑。
台語裡有句俗話說「吃碗內看碗外」,精確描述了女主這種人設--別人的總是比較好,她有的我也要。並且把這樣的性格公式套用在都市女人身上。而我比較傾向相信,女人,不管在哪裡、在哪個狀態,都逐漸的,擁有比「因貪婪物質而追求更享受的生活」更具層次的性格。
原文寫在這裡。不忘推廣一下微信公眾號《兩個主婦晒月亮》,有用微信的朋友歡迎關注喔~
-Jackie & Elaine (動動手轉發‧點讚‧關注我們吧)

小料理Cooking

[料理]琺瑯鑄鐵鍋料理-滷肉簡單做

下午2:29




我知道台灣有很多LC鍋子迷,曾經有陣子,我也很希望廚房裡有很多LC鍋子,你知道就是五彩繽紛的Le Creuset鑄鐵鍋,你知道的......
大名鼎鼎的LC鍋具
美的不要不要的
不用我多說吧?先不說鑄鐵鍋有什麼好處,光是這色彩斑斕就令人心癢癢,完全忘記它重到你不小心搬會閃到腰(笑)喂喂~今天不是要介紹LC鍋(那網上你可以找到一堆)。因為J還是有理性思考,例如LC真的很貴、我家沒有空間、我也沒那麼常煮、我一點也不了解鑄鐵鍋......,所以我沒有下手。※上圖來源:Cobble Hill Digital
除了貴婦Le Creuset
你還有其他選擇
有些人說「好的鑄鐵鍋可以傳家」,故價格高昂也值得投資。但就算用幾十年不壞,兒女子孫未必要你這隻鍋啊(不小心說出了實話)。此外,雖然我學的是品牌,但我並不迷信品牌,有更多時候我和大家一樣,希望找到更實惠、品質亦不遜色的好物。(相對來說,這個世道下,品牌想讓消費者更忠誠、多掏幾個錢來,是更嚴峻的挑戰了)。
幾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個台灣的鑄鐵鍋品牌-富蘭鍋(Flambo),雖然沒有合作,我仍滿喜歡這個品牌,它的價格也比LC親切許多。多年後某天,我在特價促銷檔期買了這兩個富蘭鍋的琺瑯鑄鐵鍋。
不過這隻紫色燉鍋一直沒有發揮所長,因為大貓先生不愛湯湯水水,我也不可能燉一鍋什麼自己喝光...(是要喝到幾時?)
一度想著是不是要減價出售或乾脆贈送給需要的朋友......
就在這周末,逛超市看到即將到期的兩條五花肉,事實上還有即期的油豆腐、雞腿.......,我用燉鍋做了一鍋滷!非常適合小資家庭的一道料理,往下看作法吧!
不浪費又省錢的小資料理
即期食品◆一鍋滷
基本上只要看到即期食品,我都會盡量買回家,盡快處理。因為我很想用自己的一點力量減少社會上的浪費,尤其是食物。當然,即期品也比較便宜。
我是讀著《憫農詩》長大的,「粒粒皆辛苦」自然也是根深蒂固在腦海裡,至於生鮮櫃裡的雞鴨魚肉,他們曾經是活跳跳的生命。我平常盡量少吃肉,但他們犧牲了,我不希望他們進到垃圾桶。(讓我練廚藝有比較好嗎?我不知道。真心希望大家好好珍惜食物。)
Ms. J:關於即期品
即將到期的食品/用品
食譜
現在的家庭空間並不大,我們也不會有很多鍋子,所以我把做法簡化再簡化,全部都在一個鍋子裡搞定。(不是懶惰喔!)
看起來很不賴
豆腐吸飽湯汁
DSC_0198.JPG
好好吃的一鍋滷stew
想吃什麼就放進去滷吧!正在滷的時候,看起來豆腐還白白的。
材料
辛香料:薑、蔥、蒜頭
調味料:冰糖、醬油
主角:五花肉,切塊 (我買的是超市切好的尺寸,大約20~30公分長)
配角:豆腐、豆干、海帶、滷蛋(幾乎什麼都可以)
滷包:買現成的滷包,內含八角、丁香、肉豆蔻等等...的香料;我還加了一包紅茶茶包,讓滷汁增添清爽茶香。另外,可視自己喜歡的口味加入花椒、辣椒,甚至一些中藥材也可以,做成藥膳滷味。

小小比例尺供參考嘿~
我用的一大匙是這種湯匙,
直徑大約8~9公分。
一碗是一般吃飯碗的大小,
直徑大約10~12公分
DSC_0207.JPG

做法
1.熱了鍋子來煸薑
2.接著煸肉,把肉煸得兩面金黃(不用很金黃啦)
3.下蔥段(蔥白的部分)、蒜頭,翻炒出香氣
4.下適量冰糖翻炒出一點糖色(省略這個步驟,直接加入冰糖也可以)
5.加入醬油一大匙,稍微翻攪讓肉都有沾到
6.加三碗水(依照你的食材量調整水量,淹過食材就可以)
7.加滷包&茶包(還有你喜歡的其他調味料)
8.蓋上蓋子,小火慢燉
依照經驗,差不多1.5~2小時就好了,1小時可以開蓋子看一下,接下來再放你想滷入味的其他東西,例如豆干、豆腐皮、蛋等等。
鑄鐵鍋的蓄熱效果很好,2小時左右,五花肉的肥肉部分就可以很軟爛,入口即化了,關火繼續蓋著大概1小時以上都還是熱的。看你喜歡的口感再斟酌是不是要燉更久時間。
一鍋可以吃好幾天,也可以想到什麼又加下去滷,而像是筍干、梅干菜等等,只要在其中一步驟加入,就又是一道新料理了。
分享
廚娘J的一點小心得
小時候外婆家總有一鍋滷肉,裏頭就有肉燥、爌肉、魯丸、滷蛋、海帶、豆干等等的好料,成長階段只要有這鍋,煮飯、煮麵,我們就能多吃兩碗。我覺得,這一鍋總是八分滿的滷味,就是家的味道。自從離家生活,我很少有機會吃到這些。好在發現鑄鐵鍋的妙用了!
J今天介紹的家常料理,應該能省去主婦們很多麻煩吧!希望大家喜歡,有空也可以嘗試看看唷。

原文寫在微信公眾號《兩個主婦晒月亮》,使用wechat的朋友歡迎關注喔!

不是吃貨,只是更重視吃什麼、如何吃。
-賈姬小姐

公告Announcement

我的紅癢病-濕疹,過敏,還是類固醇上癮?類固醇戒斷之路

上午10:34





有的時候敏感發癢脫皮的狀況,不一定完全都是因為過敏,也有可能是用藥的問題(你沒想過吧?)。今天的分享J嚴重敏感的親身經驗,過程有點血淚,心情有點心酸。文章有點長,不過希望對有以下狀況的朋友有所幫助&鼓勵。
#濕疹 #敏感 #酒糟 #類固醇戒斷 #癢 #臉紅
周圍的友人知道J這一年來飽受紅癢病之苦(臉又紅又癢,我姑且這麼稱之),如果看我的臉書(Facebook)狀態,就會發現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是在上頭哭「空氣紫爆我好癢」之類的,因為空氣品質和氣溫高低對我的病況有很顯著的影響。一轉眼「紅癢病」已經滿周年,我也停用「類固醇藥膏」一年了,這血淚經驗我秉持著良心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真的要注意用藥安全。
一年前的今天,我在睡夢中全身癢醒,起床發現臉整個脹紅、劇癢、灼熱、刺痛。這一年間,脹紅、劇癢、灼熱、刺痛、脫皮的循環反覆發作,發作期間從三四天到一兩周不等,從西醫改看中醫,每周都請半天病假去看診調藥,如果遇到發作的狀況,我只能請假,別無他法。
發作第十個月到現在,臉不再脹紅,但我的脖子和臉則不停脫皮,對於原本就敏感脆弱的皮膚,我只能採取let it go態度,並且心懷感激,因為除了脫皮、無法控制地一直摳臉,我已經好轉很多了......
(現在的相機都很親切,拍不出慘況...)
這是今天的脖子,表面摸起來仍是粗糙的,箭頭指的這一大塊面積顏色偏紅,和脖子其他位置的皮膚不同。這部位延伸上來的臉頰也一樣,脫皮情況比脖子嚴重一些。
這還不是發作最厲害的時候
DSC_0063.JPG
2016/11月的臉
兩頰都是這樣的。這不是最慘的時候,最慘的時候只能躺在床上,臉比這紅了好幾倍,又痛又癢又發燙,鏡子絕對是不想照的。所以我沒拍。
到底為什麼這麼慘?Discovery
你可能想說J是在賣什麼關子,怎麼不說這到底是個什麼病?因為我說不出來啊。很遺憾,我看過很多醫生,他們說的都不一樣,也沒有辦法告訴我是為什麼。有醫生說是過敏、有醫生說是脂漏......
敏感肌的小伙伴們是否已開始繃緊神經?

我以前抽血做過過敏原檢測,但這次就算我避開了那些所謂的過敏原還是沒有用,紅癢燙腫照樣差不多兩周就來報到,三四月的台灣已經是夏天的天氣了,加上悶熱潮濕,我必須躲在家吹冷氣、冷敷才能稍稍舒緩。後來(中秋)聚會上我老公的同學(也是皮膚科醫生)斬釘截鐵說「這是酒糟」,並用同情的眼光看著我說這要很有耐心......。
Ms. J
我沒辦法形容那段時間有多厭世...但禁不起激的白羊座竟在這時起了鬥志。
皮膚科診所裡,幾乎每個醫生跟你說那是體質問題,沒有解決辦法(我還沒有遇過說可以根治的);網路上則是一堆人問,真的沒有解法嗎?在網路上發現有為數不少的人和我有類似的情況,中外皆大有人在。原本是「簡單的濕疹」或者季節交替的敏感,後來卻演變成「紅臉症」(英文叫RSS, Red Skin Syndrome)。
我一直到發作第八個月後才發現,答案很可能就在我好久之前看過的Dr. Marvin Rappaport醫師問答的影片裡......(影片也可上youtube搜尋)。
Dr. Rappaport的說法
大致如下:這樣的症狀不是病,而是人體對類固醇的上癮/戒斷反應,常見的皮膚泛紅、發炎可能會伴隨微血管擴張,類固醇藥膏讓皮膚的微血管收縮,是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些人一開始有濕疹或過敏的症狀,醫師開了類固醇藥膏,擦了很快就好,但久而久之,復發的頻率愈來愈高,時間間隔愈來愈短,劑量也隨之增加,但這使部分患者開始對類固醇上癮,一停藥反彈更大。
而且他說,想恢復原來的樣子,只能交給時間。
我開始心懷希望,至少知道不是不治之症,那我就安心大半了。但是日常的保養,仍不能隨便,有很多東西不能用,以免很脆弱的皮膚又被刺激,雪上加霜。
我的症狀記錄 RECORD
這個狀況是突然發生的,一種直覺催促我該去找中醫,並完全投入中醫治療,八個多月的吃藥治療,仍然時好時壞、每幾星期就會發作一次。
※註:因為全身體癢只有這麼一次,也有一個醫生認為身體癢和臉部的症狀是不相干的,只是剛好一起發生)
發作的過程是這樣的:紅腫熱脹癢刺-->癢-->脫皮-->似乎快好了的時候,又會再來一次。所以每次脫皮我都很高興,因為這樣就代表我可以當幾天正常人......
每早醒來,我的指甲裡都充滿廢皮角質,那是我睡覺的時候或有,或無意識去抓臉造成的,這不是靠意志力可以解決的。就算是清醒的時候,手還是忍不住會去摳,周圍就會充滿了皮屑。(不是頭皮屑喔!!)
發作的過程
儘管我避免了大多數所謂的"發物"、酒、咖啡等等,但我的狀況是只要天氣悶熱(例如颱風來臨前),或者變熱(比如昨天27度今天30度,或者今天24度,明天27度)、又熱又濕,這種時候我就會發作,所以稍微有受過教育的我的大腦認為,這不是接觸性的過敏空氣品質不良的時候,會加重症狀,很不舒服,但我認為那是因為「皮膚是破的」、「有傷口的」,所以空氣不好的時候會覺得刺癢。
我的狀況與採取的行動:ACTION
以下期間採取的"行動"沒有特別寫停止就是繼續進行喔。
  • 2016/02,月底某天睡覺癢醒,起床整個臉腫成豬頭(紅腫熱脹刺痛癢)-->去皮膚科診所報到;同一天也去中醫看診,決定棄西醫轉投中醫的懷抱(中醫說要戒吃豆類與菇類)這樣不是什麼都不能吃了嗎...
  • 2016/03,開始吃美安(某直銷品牌)的OPC(中藥沒有停),狀況差不多就是從最高峰降到高原。沒有遇到所謂的"好轉反應"(可能是因為已太糟),因為沒有特別改善,OPC只吃到2016/09。
  • 2016/08,開始執行肌戒毒(不洗臉+撫油,往下會說明)
  • 2016/10,發作頻率降低,但還是沒有康復,已無耐心(與金錢)就停了中藥。這時候重新看了Dr. Rapapport的影片,決定靠時間來抗戰。
    ※外用:持續的不洗臉+撫油+乳霜;
    ※內服:葡萄籽+魚油+益生菌;開始每早一湯匙外婆去中藥店特製的秘密藥粉,裡頭主要是洋蔘,和一些去濕補氣的藥材)
  • 2016/11,發作第9個月:仍因天氣反覆發作臉頰紅腫癢,紅腫約一天會消退,持續癢。這時看了另一家皮膚科,並跟醫師討論酒糟的狀況,但醫師說我要解決的是脂漏的問題。開的藥是抗組織胺,但這次醫生給的藥膏我一點都沒有抹
我到底有多少種問題啊...翻桌!!
  • 2016/12,發作第10個月:可能因為是冬天,天氣,發紅狀況減少,醫生叫我靠自己試試看,誰知道隔天就發作。這時候我就是個半放棄的狀態,不吃西藥、不求診了,靠冷敷、不洗臉、撫油、乳霜度過發作的周期;下半個月臉頰下半部持續脫皮,可以偶爾化妝(這樣就晚上需要卸妝,用貝德瑪(Bioderma)卸妝神水;早上起床維持不洗臉政策);內服的魚油吃光了沒補貨。
  • 2016/01,發作第11個月:臉頰下半持續脫皮,但範圍有縮小,剩下臉的邊緣如下頷~雙鬢邊、還有脖子(是不是開始好轉了呢?)
Ms. J
這極有可能是我的類固醇戒斷過程。
抗病心得Discovery
在2016/2大發作之前幾年間,我只要換季就會有一些皮膚炎症狀(醫生不是說濕疹、異膚,就說是脂漏)發生,之前住在台北也有看過醫生,2011年搬到台中後,主要在兩個診所看診(一家有三個醫生,另一家只有一個醫生),但都說問題不大,開的藥都是抗組織胺+藥膏,醫生說藥膏擦好了就停,會癢再擦。我原本都差不多9月、10月發作比較厲害,看起來秋冬換季的皮膚炎,那時覺得每年這樣很正常。但是漸漸的停藥沒多久就會復發,復發的頻率逐漸增高,假設原本一年、半年發作一次,後來變成三個月一次、兩個月一次,好像就再也沒有好過。現在想來,藥膏很可能就是兇手。
被診斷是濕疹、脂漏都好,就皮膚科的說法就是遺傳性的過敏體質,無法治療。但是患者這時需要的真的不是這種消極的說法。還有一類醫生會說一定是你碰到什麼、吃到什麼了,不然就是亂用什麼保養品化妝品。但明明你就作息正常、用的東西沒變,也沒有亂吃辣炸烤或一些組織胺食物,狀況還是那樣,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發作週期大約從三天~一、兩周,我都有經歷過。其中一定有一天是超紅腫熱脹癢刺,必須靠冷開水(或礦泉噴霧)冷敷來舒緩,擦什麼幾乎都沒有用,只能請假在家躺,那一整天你什麼事情都使不上力,因為太痛苦。
一直想找出,到底自己錯在哪?甚至我落井下石的老媽還說「你是不是業障重,去找仙姑問一下」。我:%&#※
當被宣稱是酒糟/玫瑰斑(Rosacea)的時候,我開始一直爬文找資料、看別人的分享,也跟中醫師說,不過對中醫來說,患者的問題就是他望聞問切所診斷出來的,給我的回答就是繼續吃藥觀察。
因為爬文研究,我對於宋奉宜醫師的「肌戒毒」概念也很有實驗精神,開始執行下面兩個動作:(發作第6個月,我開使肌戒毒。有興趣者可以再研究,我只寫個大概)
  • 14天不洗臉:不是真的14天,也不是真的不洗臉;是用清水潑洗,執行超過14天也沒關係,因為秋冬時節,加上根本不能化妝又在室內工作,真的不會多髒。這個重點是在於不要干擾皮膚的自癒能力。(關於不洗臉,網路上可以找到有很多資訊)
  • 撫油:他提倡的這個步驟叫做「百撫油」,在乾繃的情況下,用「食用植物油」(推薦用橄欖油)來軟化角質,並透過輕微的按摩幫助粉刺順利排出。重建皮脂與汗腺通道。後來我找到一瓶更適合的油-沙棘果油-發現國外很多針對玫瑰斑肌膚狀況的乳液/霜裡面有加這個成分,加上產品包裝上也有直接說舒緩玫瑰斑的不適、幫助皮膚回覆健康狀態。
    濕疹時期到現在類固醇酒糟幹嘛把類固醇戒斷症跟酒糟扯在一起,好幾年,我用過的東西好多,這時候再貴(貴到一個程度也是受不了啦)你也會願意花錢,看到什麼舒緩、抗敏都會想要買來用。從精華液到乳液、乳霜都有,不過我不傾向推薦哪個品牌的東西,因為即便是相同的產品,也有人用了感覺不一樣。我想這只有自己試了才知道。
    其中我只對沙棘果油最忠誠,每天的乳液裡都會加個幾滴,混勻抹臉上。最近一次看診的醫師說,只能用醫美敏弱肌用的產品,用起來只要不刺痛、不會不舒服就可以。所以我的採購重點就是:無香精、無酒精、無果酸、功能單純(保濕)、敏感肌適用的產品,再加幾滴沙棘果油相對來說真是很省錢

    以上字字血淚啊,真心分享給有類似問題的朋友們,抗敏的漫漫長路,你不孤單,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絲希望的光。

    Dr. Marvin Rapaport對類固醇藥物上癮與戒斷反應的問答 (中文字幕)說不定也是你的答案
    ※上圖來源:http://fai28683.deviantart.com

    Like us on Facebook

    Flickr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