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Ms. J帶路,去看台南特有的「米糕栫」 下午1:21 Ms. J的私房台南 誰才是觀光客? 近年來,台南的觀光旅遊很興盛,在台灣的島內小旅行排行也名列前茅,更有許多北部人紛紛「移民台南」。台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卻是離開,才能體會。大學之後,我幾乎就算離開家鄉了,每每回家,倒覺得自己成了觀光客,常去的老店竟然都要跟著遊客排起隊來。雖然私心想叫遊客別來,卻又覺得身為台南人好驕傲,你們是來玩的,這裡卻是我的家呢! 曾有北部的朋友這麼跟我說,他覺得台灣人,愈往南,愈散發樸實的感覺(他可能是想要說愈南愈鄉下),但是到了台南,卻有另一番風景,跟台北那種現代化大都會不同,卻多了人文氣息。(OS:台南,顧名思義是在台灣的南部)。身為一個台南人,想不出什麼來回應。畢竟我們從小就生長在古都,歷史就是我們的生活;可是相對而言,許多在地的文化、故事,便常需要透過外人的眼光,我們才能發現這些「舊日風情」中的珍貴。今天Ms. J帶路,跟你介紹旅遊書上沒說的私房台南。(OS:我在地人幹嘛要看旅遊書%&#@) MS. J帶路 遊台南 01 台南特有的‧米糕栫 去年九月,拜登革熱肆虐之賜, 遇見了「送瘟神」祭典, 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台南有「米糕栫」 這個祭祀文化 (註:栫 ,音同「見」) ...... 登革熱是由蚊子引起的急性病症,防不勝防, 也是熱帶地區防疫大敵。 去年因為颱風頻仍、氣候悶熱, 登革熱病例如雨後春筍, 嚴重影響台南的生活和觀光經濟, 於是就有了這個「送瘟神」的儀式。 台南歷史摘要DISCOVERY 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方,荷蘭人在這裡發展貿易並建設,鄭成功也是從這裡上岸,將荷蘭人建的「普羅民遮城」(現稱赤嵌樓)改為「承天府」,作為全島的最高行政機構。台南又被叫做「府城」,有句俗話說「一府二鹿三艋舺」,足見府城的重要性與繁榮。因為發展的早,有許多古蹟,台南也被稱為「古都」,來台南要看的,首要是各大古蹟建築(歐式日式閩式的混搭共榮),遙想當年風華,與先民蓽路藍縷的艱辛。除了名滿台灣的台南小吃之外,這裡的路不是棋盤式的整齊道路,超多小徑,外地人常覺得混亂,我卻覺得, 認識台南最好的方式是散步、迷路,在巷弄裡總有美好發現。(先說,僅限台南舊市區一帶,其他地方我建議先換個國際駕照、租摩托車) 幫你濃縮整理背景資料了,是否貼心? MS.J 台南獨特的祀典文化 要講的太多,今天先介紹台南特有的米糕栫和祀典文化吧。台南是個三天兩頭就有神明遶境(像是出巡這樣)、沿街放鞭炮的地方,有時也會有路被佔滿不能走(因為路小)。基本規模跟上面「送瘟神」一圖差不多,當然還有更盛大的。 現在賴市長上任後有規定放鞭炮的時間了,耳根和環境都可以清淨些。不過沒離開家鄉還不知道原來台南廟算是多,我們常開玩笑說,大概因為很多神明關照著、保佑著這個地方,台南是個福地。至於這個民間信仰的文化嘛,如果要講可以寫成論文了,MS.J不才先略過,直接介紹今天主角。(現在才進入正題啊...) 米糕栫是什麼? 幕後直击 大約始於明鄭時期的「米糕栫」,是人們用於普渡、建醮等祀典的祭品,看起來其實就是甜米糕,但是有其特殊的做法和外觀。全台灣只有台南有,而且現在只剩兩家店家傳承製作,其中一家就在離我家不過百來公尺的普濟殿附近。因為我們家沒有特別信仰哪個宗教,不太會參與道教的祭典,也就很難得會看到這個東西。我是跟老媽一起散步經過的時候,看著覺得奇特,正好遇上地方文史工作者前來拍攝「送瘟神」祭典,加上我那知識淵博的老媽,一直跟店家聊天,我這才上了一堂地方歷史課。 六角柱狀的米糕栫。 將烹制好的糯米填入, 單位是「柱」。 米糕栫的由來 米糕栫怎麼來的?其中一家師傅黃銅山是這麼說的,「明清時(台灣)物質匱乏,一般人不常食用糯米與糖,普度時準備這些祭品代表隆重。而米糕栫的長條柱狀象徵步步高升,安平港的討海人須遠行,米糕栫有較長保存期限,且有容易飽足、攜帶方便等特點。」(中華日報)(OS:祭拜完後就可以帶出海當做糧食,也保平安) 這令我想到糯米這東西在台灣的使用很特別,甚至可以用來蓋城樓!不說你不知道,赤崁樓的城就是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拌成「灰漿」,將主要建材紅磚石疊砌接合起來,迄今仍屹立不搖! 「雖然有耐久的好處,但做法也費時。做米糕栫費時三天,前一天要先浸泡米、蒸煮約兩小時,再加糖漿攪拌均勻,以木板組合成六角柱後開始填米,約靜置兩天即可拆板。」(蘋果日報) 老師傅們將拌好糖漿的米糕填入木柱內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記者孟慶慈攝 這就是拆板要分食啦 圖片來源:社區大學李青純提供 http://blog.xuite.net/suting2268/ting22/84655908-%E5%8D%97%E5%B8%82%E6%99%AE%E5%BA%A6%E7%A5%AD%E5%93%81%E7%B1%B3%E7%B3%95%E6%A0%AB++%E7%94%B3%E5%88%97%E7%84%A1%E5%BD%A2%E6%96%87%E5%8C%96%E8%B3%87%E7%94%A2 下回到台南,若是看到廟會、迎神,可記得要睜大眼睛找找米糕栫喔! 去旅行,帶著心的自由; 在生活裡旅行,保持心的好奇 ※原文寫在微信公眾號《兩個主婦晒月亮》,有用微信的朋友歡迎關注喔 Share This Story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Pin this Post Tags: 小旅行, 文化, 台南, 在地, 米糕栫, 老台南人, 自助旅行, 行旅Journey, 家, 深度旅遊, 習俗, 說走就走, Tainan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You Might Also Like 0 寫留言
0 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