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旅行的意義:可以任性出走,就稱得上是幸福

上午11:02

再次踏上英國,想不到已經是7、8年後了。當時年少的記憶也已經模糊。原來時間真的能令人淡忘一切;原來,悲春傷秋真的是年輕人的特權。倫敦冬天的溼冷晦暗,這時也莫名的溫暖了。(雖然是9度、10度的天氣,但我真的不覺得冷)
那一年的留學生活,忽然好像夢一樣,那時身邊的人事物,也像電影散場般不真實。一個階段的人生,彷彿整個生命的縮影。
衝動的歐洲快閃,扣除搭飛機的時間,只剩5~6天。忽然這麼覺得,不管在什麼年紀、哪個階段,
可以任性地去做一件事、任性地生活著,就稱得上是幸福了,也該懂得知足感恩。
叨擾旅居西班牙的同學四天三夜,我對於探訪賽維亞並沒有多大的興致(但我還是有去那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教堂、大皇宮,還有西班牙廣場),對於很好買的西班牙,也沒有什麼購物欲(就是覺得在台灣也可以買到的東西,不用出國扛)。說我奢侈任性也罷,大老遠跑一趟歐洲只圖個出走的感覺?旅行之於我的確是這樣,換一個地方生活一陣子,是我旅行的最高指導原則。可惜現實中總難達成,我想這就交給我親愛的同學好了,她的白羊座老公應該可以當領頭羊,而我呢,只要負責一陣子去他們府上打擾幾天就可以。(同學可能要崩潰了~)
賽維亞是個好地方,有種不擾人的熱鬧,稍嫌乾燥的風,有種溫柔的觸感。這裡不見我很討厭的夾腳拖,人人出門衣著整齊搭配得宜,美化市容是權利也是義務,市區有點乾淨得不像西班牙給我的印象,加上橘子樹當行道樹,畫面可愛得像童話。雖然如此,台灣的亂七八糟還是有可取之處,什麼風格、什麼料理應有盡有,每天必經的馬路就是最刺激的賽道,WTF就像口頭禪一樣,不每天說個幾次不爽快。
其實除了居住地點的不同,其實生活內容都是差不多的柴米油鹽。人生至此,好像有一種功名如浮雲的認知,因此選擇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就更為重要了。於是我們對記憶中那個台北,總是沒有太多的愛。她住在有著陽光氣候的賽維亞,我住在台灣雨天最少的台中城,原來好天氣是居住品質的指標之一,在這裡、那裡,我們走踏著屬於自己的生活步調。

Like us on Facebook

Flickr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