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套上Armani的味道淡淡的像我的幻覺,是已經消逝、或者根本未曾存在?我找不到說明他確實存在過(著)的證據。
他離開前,我就在想,如何保留這個氣味?他回來了,這個味道卻已經消失不屬於我。只剩下一個嗅覺的俘虜。
我常在想,我是什麼味道?試圖在睡前來一場bvlgari綠茶香水雨,卻總是養不成習慣。喜歡一種味道,不見得適合這個味道。
我一直不想依賴,結果遊牧的感情、逐水草而居變成我緊抓的浮木。想必比依賴一個人、一件事還糟糕吧...填不滿的無底洞,還在期待救贖。
我爬不上來、喊不出聲,漩渦中心靜靜的看著世界越來越遠。什麼力量能蒸發這條失戀河,讓一切恢復正常?
I must be so tough that I can sustain all these challenges, pressure and 'shit'. Ironically, I paid to suffer myself. I deserved it.
My life is a test and mission. I am thankful in some ways.
I dont have to pretend that I am strong, cuz I already am. That is not to say I am happy with it. I was deprived of being naive and delicate. And this is the process of progress.
女生閒聊的時候,說到想要交外國男朋友。她們看我,問我怎麼交外國男朋友。
我淡淡的說,他不是我男朋友。他們兩個,都不是。
朋友們很識相的轉移話題,沒多說。
這個國度中,要實現這個want並不難,只是一旦碰觸了,就變成了現實的問題。而這個現實,阻擋了我的勇氣和真我,並刺殺了我的感情。
因為現實,我不敢付出不敢依賴不敢表現我。
因為現實,你看不到我感覺不到我。
我不能說全是你的錯,只遺憾你無法看到我,在黑暗中你找不到我。
或許這樣想法很天真,但是我始終相信,會有個人看的到、找的到我。
這是我的固執、我的任性。
我知道會是這樣,因為我早已這樣想。或許是我太過屈服於現實,或許是我自己不爭取,也或許我根本無法也無力爭取。
有些人們因為分開而更需要彼此;有些人們因為分開而看清現實。
剛好我們是後者。
覺得自己在這裡好無奈,總是'應變'的那一方。Timing永遠抓不好。
我知道自己不夠愛你,只是對現實環境有點失望。
Vincent說,要開始當個好女孩。遇到好對象再去追。
我哪時候開始不是'好女孩'了?
在他的定義裡,搞不清楚自己就已經是大忌。
前言:
對"被安撫的貓"很有感覺,不知道為什麼。老實說,到底是"貓可以被安撫"?還是"貓接受被安撫(只要你願意安撫)"? 接受不代表贊同,只是尚可。
因為還不到忍無可忍,所以全部接受。其實,也沒什麼好"不能忍受的"。
沒有承諾沒有前提,所以談不上什麼忍不忍受不受。
只是不等於"我們"的"兩個人",如此而已。
仔細想想自己真的沒怎麼拒絕過誰的要求。只要我做的到。
但是"只要我做的到"這個前提本身就有很大range...
你說什麼我都說"好",
因為沒有什麼好拒絕,也沒什麼需要拒絕。
到頭來就變成一隻被安撫的貓。你招招手,我蹭蹭你的腳,視反應決定去留。還能走的趾高氣昂滿不在乎。
你要伴而我有空,我要伴的時候你有空,事情碰巧就是這樣?放大來說,人生、社會不都是這樣嗎?這個供需問題原來就是這樣解決。
因為是碰巧,所以沒有負擔。
因為不想要負擔,所以說是碰巧。
我是前者還是後者?你是前者還是後者?
這TMD是個無窮回圈,說不定連自己也永遠弄不清楚。
就像很多人搞不清楚喜歡還是愛、搞不清楚是一時情緒還是真心誠意。感情就是這樣嗎?
這個環境給人的不確定性太大。
大家都說不要太認真,所以人人都不敢認真。
結果是什麼?
把真心隱藏的太完美,而忘記自己原來也只是不能抵擋傷害的血肉之軀。
會失去什麼?
不只是個人的感情價值,也失去了信仰與愛的可能。
但是我已經被鍛鍊成這樣了。一隻貓。
從上星期到今天,我一直在深深的深深的project沼澤中。說是泅泳不如說是溺水...
今天中午,終於把這個完成了,卻還有一個報告追趕著我,也許兩個小時的睡眠之後,它就要開始鞭笞我的意志與腦力...
可是我發現自己竟然還有空想你。
最近我一直都是用離線模式存在著,避免打擾的同時,也是在躲窮追不捨的組員,對,他不是對我有意思,是很會盯進度...我好累:(
好不容易你有假期,好不容易你在線上,我卻只能在休息的間隙看著contact list你的帳號發呆。
也許我會想念你只是因為我現在的狀況和環境。你,我猜你只是因為contact list上的人都不在吧?我能再早上五點叫你起床也是因為時差的關係。
我跟自己說,一切都是環境與時差。
希望這個理由足夠催眠我想著你的不爭氣的頭腦。畢竟它現在已經虛弱無力到了某種程度。無法作用。
其實無法確切說出喜歡倫敦什麼,也許就算是他空氣的味道也某種程度地令人著迷。像你可能也說不出喜歡台北(隨便哪個地方都好)什麼(臆測而已),就連為什麼喜歡一個人都說不出所以然來...
這幾天的生活像是按了repeat,essay->blog->essay->blog...寫著寫著累了、無法思考了,就看看自己以前的文章、照片,有感而發就寫幾篇...產能大增。
剛剛看了年初去倫敦的照片,感覺比去年夏天多了些惆悵。很像人家去拍寫真,眼睛不看鏡頭佯裝的落寞和若有所思。
當時在想什麼?其實我記得很清楚。我希望在我身邊的是他,我希望他帶我一起旅行。但是寂寞的預感是那麼那麼強烈...原來我早已預見結果。
看著在tower hill、river thames河畔的那些照片,拍的當時就調成了黑白復古色,很有懷舊味道。"樹葉被什麼射線打中,瞬間枯黃"的畫面蹦地出現。我的愛情彷彿也被注射了一劑毒藥,或者被什麼放射線照射到了, 瞬間氣絕了。
想起去年聖誕夜,和他與朋友們去他家附近一家curry house吃飯。我記得拍了些照片,卻不知道是錯手刪了還是怎樣,總是找不到。我想只能存在我目前不太中用的腦子裡了。
其實我不是想念他,只是想念一種感覺。我想念早上起床有人泡一杯熱奶茶給我;我想念客廳裡那棵聖誕樹;我想念小車裡的柴油味,儘管我並不喜歡那味道。
我一直惦記著要拍聖誕樹的照片,直到聖誕節都過了、新年過了、感情也過了。一幕幕在我眼前轉成黑白老照片。
必須要承認兩者之間的確有很大不同。
T一直在我心中佔有某個角落,還不知道是重要的位置或者只是我特地留給他的一方空間。
最近的周末總是會跟他聊上幾句,生活瑣事,或者就只是很笨蛋的、一點都不精采的無聊對話。但即使是這樣也會令我感到愉悅。
從前對他的文章上癮,現在只覺得他對感情的態度(在寫作上)十分真誠。如D所言。
我們還有沒有可能?這個問句常常會蹦出來,就像卡巴斯基防毒軟體的對話框,"您的電腦正遭受XX病毒的攻擊...",突如其來地跳出視窗一樣。
先不管這個問題。趁著我還對此問題感到振奮,我把他的網誌丟給幾個好姐妹看。Lu說"搶回來"、Ling說"哇"、D說"很少見"。
然而當我丟了對話紀錄給H看,卻換來嗤之以鼻的氣音。當然MSN不能表現出他的態度,只是我感覺到了。
我以為他看了網誌會有些許態度上的轉換,結果
沒有。
當然,男人、女人看待同一件事情或者同一個人的時候,基於先天或後天的不同、背景以及種種原因,而產生非常大的差別。
至於背後的原因,不追究了。
我,只是很高興他打了電話來。
然而,這世界上有很多人的行為是不可認真對待的,
其中兩者是當兵的人還有留學生。
基於環境的不正常性。
而我們,恰好是這兩者。
今天英國的好天氣持續了異常地久,可惜我還在報告與journal中打滾。
我偷偷地瀏覽了一遍和T的對話紀錄,想要找點蛛絲馬跡。可是我不願多想。可能性是可以被assumed,可以被捏造的嗎?還是我們順著演下去(或許需要有點心機地演),就可以演成預設的樣子?
我不想還是不敢?如果他可以告訴我,我們可以很直接的放棄了彼此的自尊與防衛。在談笑風生的藩籬背後,我們是誰?
忘了是張曼娟還是張小嫻寫的句子。很久以前拿來安慰、振奮和諷刺自己的句子,今天,卻可以看著想著然後嗤之以鼻地、哼哼乾笑幾聲。
我們常說"緣份",說修了十年、百年,換得同船渡、共枕眠。看起來很不划算,說穿了是哄騙自己。
我要不要這麼cynical?只是很誠實而已。
今天在電腦教室瞥見了他,我演的很好,像是沒看見一樣。裝著忙。看到他也不知道該不該打招呼的神情,覺得好笑,我繼續演。直到他離開了電腦教室、離開了我的視線,我知道這個人是徹底離開我的生活了。
我做的種種努力,像是刪除他的MSN、忽視他以前送的禮物、不去看以前的文章、視而不見、碰巧眼神接觸了,可以若無其事給他一個大大微笑...
都是為了今天這一個轉捩點。
我不需要刻意去證明我的生活很快樂很充實,我只要照著我喜歡的方式過生活。(與D共勉:D)
聽過一句話說,"愛了多久時間,就要用多久去遺忘"。從傷痛、淚眼到今天,好像按了delete,並沒有花去多少時間,因為其實沒那麼愛、因為時間寶貴、因為我想通了。我只是少吃了一份午茶點心。
我們都自私,所以也都了解:我們擁有的只是個短暫的時空。
我曾經傷心,因為我以為的愛情原來可以不經過努力、不經過爭取而瓦解。如果把我送他的他送我的東西藏匿起來,我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其實什麼都沒發生過。就好像被外星人洗劫了記憶。
我想,如果把這個故事的結尾改寫得美麗一些,或許(將來)可以給我的小孩ㄧ個動聽的床邊故事。然而它並沒有深刻到激起我的動機。相反的,我寧願我是被光束吸上了太空船,然後帶著部分的空白回來。
於是我自己做了這個動作。
令人感傷的是,我一點也不覺得可惜。
When we were in Idan’s living room watching TV, we saw the ad of the film, Crash. Natassa said it was good, and Elli said it’s depressing. I couldn’t help wonder how the movie is.
I watched it yesterday and found it’s interesting, though maybe include a bit depression.
It talks about racial discrimination. It mainly focuses on black-white racial problem though it also tackles with the “crash” among different races such as White (mainly American), Asian, Black, Middle East, Caribbean, etc, and also the “crash” in relationships.
When involved with races, situation turns complicated easily. The more we try to “do the right thing”, the more we feel contradictory and discrepant. What is “fair” and what is “right”? The problems originate from not only languages, cultures, and lifestyle but also where (e.g. which country) people chose to live.
As we chose to “migrate” (or go) to where we don’t belong to (at least not originally), the problem is inevitably coming to us.
It can’t be denied that we all more or less hav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some people or some aspects. Sometimes it’s because of some deep rooted perception of stereotypes of …whatever they are. However, who and by what “educated” us to form the perception?
When some sacrifices are needed to achieve “equal status” and “fair”, should we make concessions? Forget “what is right” for a sec!?
We must be aware that what matters is sincerity and genuine when dealing with relationships (either friendship or love…). However, when will we trust, respect, and treat equally other people who don’t look like “us”?
又是一個每隔一段時間就有的"省思"
(以下這段用過去式)
本來我的MSN SPACE是用英文寫的,經過一個事件之後,我開始想,我為什麼要寫英文...
其實說來很簡單,因為他會看我的BLOG。
似乎是第一次,因為喜歡一個人而做改變。雖然我不知道他喜歡我什麼、又為什麼...我沒來得及問。
我第一次,因為這城市裡有一個特別的人而牽掛。
在巴塞隆納牽掛著、在馬德里想念著、在愛丁堡惦記著、在倫敦諷刺的懷念著。
我還以為能一起在南岸散步,以為能一起過生日。
小心堆起的期望,原來一碰就散落一地。
現在想想,是個玩笑。當作玩笑,好些。
-----------------------------------------------------------------------------------
後來我把這裡當做寫英文的地方;
勤勞地遷徙了回憶的軌跡,卻發現好難繼續下去。
-----------------------------------------------------------------------------------
生活搞笑的成分漸漸佔據MSN SPACE。
雖然我偶爾仍寫些感覺與呻吟,卻是那麼無力。
我希望我的SPACE傳達一個有趣的、好笑的,有玩心過生活的我。
-----------------------------------------------------------------------------------
和Lulu的交換日記,有些時候專注在我們的感情事件(或說感情生活?);
有時候我也寫些有英國味道的東西,像是下雪天、逛超市、等等。
其實交換日記的目的,就是讓對方知道你現在在想什麼,有什麼好玩的快樂的難過的新發現的。
尤其我們在兩個不同的國度。此刻的心情、所經歷的種種,都分外值得分享。隔空傳遞的溫暖,是我格外珍惜的。
當然,我也希望能多給一些文化的生活的體驗,好讓我們的日記更生動些。
----------------------------------------------------------------------------------
至於這裡。好像成了我堆疊文章的地方。這樣不太好唉><
於是給自己一個新任務。在這裡誠實面對自己。
故事
並不是所有故事都有王子公主城堡馬車,並不是所有故事最後都是快樂生活在一起.
在一些故事裡我们離開了;一些故事裡,我们則是留下的那一個.
走的灑脫,留的執著.灑脫或執著沒所謂好壞對錯,有時只待時間來改寫.
你的那個故事裡,或許有相視微笑的可能;我的那個故事,只是個大綱,沒寫到想要的片段,也寫不出,所以扔進字紙簍,像作家突然中斷的靈感.
不想費勁找回.也沒靈感寫新的故事.停滯了.明白了不是人人都能當多產的作家.多產而質精.
有些人,窮極一生寫不出東西卻執意逗留;有些人,寫了太多蜻蜓點水;有些人集結許多短篇,是種像煙花的燦爛;有些人寫一個故事寫了老久,可能雋永有味也可能流於雞肋;
我们都在尋找一個可能成為代表作的故事,好好寫下去.可是在我找回付出的勇氣之前,代表作也許只能夢裡構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