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街道上的小風景,漸漸消失的 鐵花窗

晚上11:38

鐵花窗是台灣街道上的美麗風景,它是一個時代工藝技術的實用表現,隨著建築與居住型態的改變,現在已不多見。我每見著一窗,就想找機會拍下來好好欣賞。

鐵花窗是20年代隨著西洋現代建築傳入台灣的,有趣的是,街屋上看到的鐵花窗都不盡相同,我看過窗上有音符、五線譜造型的,也看過一座山躍上鐵花窗,還有窗上有舞伶跳躍的造型......
我想,除了基本款之外,透過屋主與工匠的溝通和巧思、審美觀與技術,鐵花窗不僅是生活美學的櫥窗,也成為一個時代中,工匠技藝的伸展台。
很可惜的是,因為生活型態、建築風格和材料的轉變,加上鐵花窗製作成本較高、費工、費時,因此需求也銳減。
老實說我並不喜歡現在樓房常用的,不銹鋼鐵條打造的鐵窗,鐵花窗一樣具有防盜功能,卻美麗許多。白晃晃的不銹鋼鐵籠實在不是我的菜
2015-09-30 07.21.39.jpg

我遇見的
小風景

一直很想跟大家分享我「收藏」的鐵花窗,
well~是照片。右圖是回台南老家時,散步拍下的。
四層的樓房各有不同花樣的鐵花窗
作為防護的欄杆用。
在過去那些年代,在這個地段有一幢四層樓房,
想必是挺富有的人家。現在只聞到沒落的繁華。
下圖,zoom-in靠近一點,
可以看到細緻的彎曲、線條,
這樣的圖案是不是很美麗呢?
DSC_0114.JPG

這戶三樓這個樣式
是很常見的基本款
即使如此
比起十字方格
特別多了
二樓這款
平面中有立體感



DSC_0183.JPG
不同的窗型有不同的味道
這是在虎尾的一幢建築裡拍的,可以看出鐵花窗搭配不同形狀的窗櫺,甚至玻璃,透明的、霧面的、馬賽克...會有截然不同的風情。
這戶的鐵花窗
維護得很好


最近
鐵花窗成為裝修新寵兒~
混搭新LOOK
沒想到生鏽的鐵板和鐵花窗搭配起來可以這麼好看吧!加上可愛的小盆栽、乾燥花,成功打造了一番新氣象。
這面鐵花窗要放哪呢?
路過這戶看起來剛裝修。不知道這是去那裡找到的物件?還是特地訂做的呢?
結 語
家裡鐵花窗.jpg
我滿難解釋對於舊物的喜愛,甚至在家裡也搬了一窗來做隔間屏風。一種覺得可惜、懷念的心情,讓我每在路上看見漂亮的、還沿用著的鐵花窗,就駐足流連。這篇就分享給大家,我眼中這個街道上的小風景!

金錢堆砌出來的時尚不厲害,
善用各種單品混搭出自我風格、才是硬道理!(居家空間也是啊)
---Jackie

心情

努力把生活過成一曲如歌的行板

凌晨12:31



我在臉書上有個粉絲專頁(fanspage),最近重新定名為《大貓先生與賈姬小姐》, 當作一個紀錄兩人生活的小天地。 專頁滿久了,不慍不火,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小美好,不過類似性質的粉絲頁多如繁星,我沒想要洒狗血晒恩愛,也沒想要怎樣推廣,前些日子我把專頁的說明改寫如下:
生活既不容易,也很難美麗,找到一個舒服的節奏,維持一個恰好的狀態,我們努力把柴米油鹽過成一曲如歌的行板~
這段文字是我對五年多來我們婚姻生活的一個小歸納。
朋友不知道哪時偷拍的我們,覺得滿適合這篇文章的
沒有豪宅大墅、香檳牛排,但是靜靜一起走是更難得的幸福結婚五年多了,從一開始搬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換了工作、租屋而居搬了幾次家,到現在終於有自己的小窩,這過程絕對是不容易的,卻因為契合的對象,讓一切變得順暢許多。
結婚不應該只為了愛情
你若問工作,我可能沒什麼好說的,但講起婚姻,我倒是有不少心得,而且覺得這是一件滿好的事情,我想最關鍵的就是要清楚「理解愛情很重要,但結婚不是只因為愛情」。
你有可能很愛一個人,但是卻不喜歡和對方相處,就像日劇《四重奏》裡說的「我愛她,但是我不喜歡她」,那麼當愛情有了變化的時候,怎麼辦呢?因為人和愛,都是會變的,隨著生活階段、環境的不同,產生質變。不見得是變好或變壞,但兩個人總有不同調的時候,如果沒有了這層的理解,每次關係產生變化,那過程的痛苦程度就會升高。
這是個婚前要給自己「打預防針」做心理建設的概念。
通常感情不會愈吵愈好
前陣子和高中好友吃飯,兩人都已經結婚步入家庭,聊到一些夫妻相處上的細節,朋友很訝異我這個易怒白羊女,遇到我老公竟然變成小綿羊了!?其實我本質還是很易怒的,但在感情裡,我不會爆衝。畢竟好不容易找到相處契合的伴侶,不管現在我惱怒的點是什麼,為此爭吵並不值得 ,而且是十分不划算的。
只要這樣一想,
情緒就能平靜下來,
也能避免「禍從口出」。

我對別人可沒這麼好耐性


我認為正常感情是不會愈吵愈好的。吵鬧破了洞,得花多少心力去補回來?補了丁也還有個疤。
小時候我爸媽成天吵,什麼都能吵,有時候真的是非常雞毛蒜皮的事情,我總想這兩人怎麼不離婚算了,我並不喜歡這樣的家庭氣氛,所以也不希望我自己的小家是這樣的。
家裡有個寧靜的角落,讓心情也能休息。
(這是前陣子從山上帶回來的山杜鵑,擺在佛祖身邊)
當然,每一對CP都有其相處之道,而人生路上我們遇到不同的人會學習到不同的應對方式,久而久之內化成自己的一套反應模式,你漸漸知道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什麼樣個性的人。這不是人格分裂,也不是不讓你做自己,只是你知道比起爭吵、挑剔、嘲諷、貶低......什麼才是更為重要的。
所以有朋友問說會為什麼吵架的時候,我總是想不起來有什麼可以吵的,就算有一些意見不合的地方,也總是可以很快敞開來說出彼此的想法。
但這真的是因人而異,例如兩人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但我們兩個都不過髒不過度潔癖,嗯,應該是說我們兩個對「清潔」的接受程度差不多,誰看不下去就多做一點。大貓重視桌子的整潔,所以桌子被我堆滿東西的時候,有分類控的大貓先生會默默的收;相對的,我看不慣地板毛髮、灰塵(我們家有養狗也養貓),大貓就買了Dyson吸塵器和掃地機器人,讓我處理方便一點。大貓很好的一點就是不會批評家裡什麼不整齊、哪裡髒亂什麼的,家務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事情呀。
我們家也不會有誰命令誰去做什麼事(如果有應該是開玩笑的口吻)。我煮飯,大貓負責洗碗,雖然他不會在最後再刷洗水槽,但我來收個尾也可以。如果有什麼我覺得應該要怎麼做的,例如我希望洗臉台邊不要弄得濕濕的,搞得彎腰洗臉衣服也濕了,這種情況我就會跟大貓說,我們來商量一下,那個什麼什麼,通常他會聽,然後行為上有時候記得有時候忘記,因為這對他來說沒有影響,那我也就算了,我順手就擦一下,這些真的不是什麼要不得的事情。有很多事情,你不要覺得自己在「忍受」,而是「彼此理解」生活就不會充滿埋怨。(我的個性怎麼那麼好啊?)
Ms. J
主婦經驗談
我並不想用一副專家口吻,教你們該這樣做那樣做,這是我的經驗與想法,自己覺得好像還滿受用的。
相互理解‧截長補短
從交往到結婚,兩個截然不同的個體會經歷各種磨合,也或許年齡、經驗的增長,讓我們能更從容去面對想法、行為的不同。我和大貓先生的相處過程,可能摩擦沒有那麼多,想法的「同步率」滿高的。有很多可能發生的問題,是他主動幫忙排除了,例如與長輩的溝通,都是他處理;這是我很不擅長的......
結語
我很珍惜、很滿足這樣的關係,所以不會去破壞它。但這最大的前提是兩人的觀念、態度一致(或有共識),以及相處培養出的默契。當然啦,現在我們家還沒有小孩,或許事情比許多家庭單純得多。
常看到文章寫誰把愛情過成一首詩、誰被寵成了少女、誰和誰又美成一幅畫......我們不需要羨慕如詩如畫,太飄渺。生活能平平穩穩像一曲如歌的行板,如涓涓細流,便好。(OS:我覺得我把大貓寫得太好了!!)
希望你喜歡今天的分享。
Love, J

日常時尚DailyStyle

《東京女子圖鑑》,她和她追逐的欲望

晚上9:38



追劇
笔记
追完《東京女子圖鑑》好一陣子了,琢磨著想寫什麼、該寫什麼,又怕說得太多,總是寫了又刪。這部日本網路劇,全劇11集,每集不過20分鐘的長度,卻道盡了「一個小鎮的姑娘到了大城市」的種種故事。透過女主角綾與她在各個階段所遇到的人、事、物,敘述大城市女子的心思。
本劇有幾個基本的學習點
1
追劇遊東京
看這齣劇有一種在地人帶路、線上遊東京的感覺。幾乎每一集都能大致看到東京各地區的特色、生活型態,例如:
綾是社會新鮮人時期所居住的
三茶
有復古與現代交雜的優閒氛圍,散發著生活的氣息
為了與精英男交往而搬去的
惠比壽
是個費洛蒙滿滿的地方,因為充滿聯誼、約會,
女人們都是「重裝上陣」
女主下一幕就去精品內衣店補貨,為新戀情作準備。所以說孟母三遷有道理,住哪裡人就會變怎樣...
「長腿叔叔」帶他領略頂級品味的
銀座
世界級的購物街區,也是頂級美食聚集的地段
婚後居住的中產階級小豪宅區
豐洲
總是不滿足的綾卻說,壓抑「上流社會」意識,也很幸福
不多說,等你自己看劇慢慢發掘這些不必身歷其境也可以窺探一番的,東京各區的特色、住民型態、商業類型......,但這一切似乎也透露了一種難以破除的「社會階級」
2
追劇學穿搭
我一直認為穿搭這件事情必須符合(看起來/實際的) 年齡、場合等等,在《東京女子圖鑑》裡面,也可以看到綾從青少女、新鮮人到輕熟女時期不同的穿搭風格與轉變,變得有品味,有風格。
二十代、居住在三茶地區的綾穿著很青春隨興。
參加聯誼要穿著明亮色系、女性化的連衣裙
這件連衣裙配色活潑,近看是幾何圖紋構成,
上班ok,下班也能馬上去約會
隨著品味的修練,在國際品牌工作的階段,已是十足的時尚範
除了自己對穿搭的用心之外,也因為遇見的「某些」(不能說的)人事物,養成了品味。這樣的綾卻在婚姻介紹所吃了一記悶棍。是否也算是一種教訓呢?
Img474100219.jpg
重點來了,這種故事題材還不多嗎?但《東京女子圖鑑》拍出了一種清新與現實感。綾,就在你我之間、你我周圍。
這部劇和我們熟悉的《慾望城市》不一樣,不是聚焦在追求愛情和幸福,當然愛情、婚姻在《東京女子圖鑑》裡面絕對佔有一席之地,我對於它更清楚地傳達給觀眾「包括愛情、婚姻,女人得靠自己去爭取那麼多的,想要的一切」抱持肯定的態度,卻對於主角人格的貪婪感到可惜。
以下劇透
慎入
前情提要
女主角綾的人設是個不斷向前的人格,我不確定是否是「向上」,但她絕對是個「向前」看的人。對於想要的事物有著無比的意志,甚至可以不惜一切,而除了能力、運氣之外,有時候,她是你我身邊很「婊」的那種人,但你沒法說她錯,她有很多「想要」而且也很「敢要」,從日常使用的東西、工作職位、追尋的理想對象、居住的房子和地區......她都非常「目標導向」地去達成,我認為這是要在大城市裡「出人頭地」必須的人格特質。
SEE MORE →
早在本劇初,高中時的綾就在升學輔導面談上說自己想要成為「別人羨慕的人」,老師還覺得像聽到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
這個設定就注定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例如第三集一開始,綾在公司的提案上就表示「今後將是一個不懂滿足、追求物質新享受的女孩的時代」,這說的其實就是她自己。
寫過企劃提案的人會知道,市場調查之外,我們寫的提案很多時候是反映自身的價值觀,這也是促使綾來到東京的驅力。
果斷與同鄉的男友分手,也是源於一種不滿足的心態......
兩人下班一起買菜回家煮
4_對於平凡的幸福,是否不屑一顧呢?這樣就夠了嗎?.png
下一幕就跟朋友去聯誼獵食了
不是直樹不好,也不是對他不滿,只是...
這樣就夠了嗎?
當出現「這樣就夠了嗎?」的想法,她就頭也不回地往前走了。但是,什麼是夠?怎樣是不夠呢?
劇末,我一度以為會看見像《非媽媽白書》中土井鈴子決定單身打拼那樣激勵人的時刻,不料綾又像是「看到別人手中有新玩具,自己卻沒有」的那種表情。
看見擦肩而過,身穿皮草、表情炫耀的女人,
手挽著體面男友一起遛狗...
鏡頭很巧妙把綾的形象投射到所羨慕對象的條件裡。
我甚至不懷疑,她的下一步就會是穿著皮草與高富帥男友一起遛狗。(不過這已經是最後一集了)
她的性格設定很明確,而且並沒有因為經歷了人生起伏而改變,印證了綾媽媽說的「女生就是這樣,就是想跟別人一樣」。換言之,別人有的我也要。
綾合理化女人的羨慕、嫉妒、想要,並將之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至少她是誠實的
结语
我不確定的是,是否人應該在這種「比較」與「羨慕」的漩渦裡輪迴著。她貌似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說要成為別人羨慕的人,實際上則是「想成為自己所羨慕的人」。
小時候的我也喜歡看時尚雜誌,裡面總會有品牌公關或者經理的一兩頁訪談,說著他們的生活態度,曾經,我也想變成他們。直到我真的走進公關行銷領域,我發現我並沒有想像中的喜歡這樣。也許,想成為別人羨慕的人,心裡存在某種程度的自卑。
台語裡有句俗話說「吃碗內看碗外」,精確描述了女主這種人設--別人的總是比較好,她有的我也要。並且把這樣的性格公式套用在都市女人身上。而我比較傾向相信,女人,不管在哪裡、在哪個狀態,都逐漸的,擁有比「因貪婪物質而追求更享受的生活」更具層次的性格。
原文寫在這裡。不忘推廣一下微信公眾號《兩個主婦晒月亮》,有用微信的朋友歡迎關注喔~
-Jackie & Elaine (動動手轉發‧點讚‧關注我們吧)

存在感

行政工作的存在感在哪裡

上午9:15

我在一個非營利組織工作已經三年多了,組織的服務內容主要是兒童福利的方案。我還記得面試時我說我的動機就是想要「當個好人」。
這裡跟我以前的工作經驗很不一樣,以前做的是公關行銷領域,整天想的就是怎麼提升品牌知名度、幫助業務人員提升業績、讓品牌跟消費者有互動等等,這樣的工作內容即便在公司裡面,也屬於高能見度的;相較之下,現在部門的工作內容除了日常行政,還包括處理顧客(sponsor)的各種需求,所以有點像是客服;由於互動的人都是來自外部,對組織來說,這個部門雖然大(有很多員工),卻很安靜,大概就像是「校閱部」的存在吧(笑)。曾經一度,我覺得很沒有存在感,也不太理解為什麼其他人把我們部門當空氣(好像很重要,但又似乎不存在)。



以下有些名詞解釋
現在工作的部門叫做"Sponsorship Department",因為"Child Sponsorship"這個方案是本機構最大宗的方案,所以成立本部門來專門負責方案規劃服務之外的相關行政工作。簡單來說:
-社工-規劃、執行服務的人
-Sponsor-捐錢的人(顧客)
-Child-受助兒童(好像是產品也是顧客)
-Child Sponsorship Program-兒童資助方案
用英文來說明部門名稱、方案名稱,是因為這樣的社會工作內容、制度是來自西方世界,而到了台灣則有很多不同的組織延用這種服務方式,卻分別取了不同的名稱。我認為用英文比較不會造成誤解。

顧客的要求,什麼都不奇怪
大家可能從電視節目上了解到許多客服人員的心酸,也見識到各式各樣的「顧客要求」,在非營利組織也是,捐款人不是捐了錢就算了,他們一樣有各式各樣帥到掉渣的想法和要求,其中一項我覺得給我正面影響的就是:「能不能幫我寫信給孩子?」(我負責處理的是國外落後地區的Child Sponsorship方案)因為有些人覺得不會寫英文啦、一直收到小孩的信沒有回很過意不去之類的,就會發出這種SOS,而本部門一直秉持著使命必達的態度在完成Sponsor的種種要求......

blah blah blah 閒聊

typhoon night

晚上11:45

Here comes a typhoon this weeken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for a long time (this year), we havent experienced a "real" typhoon. They are just like tickles on the feet as speaking of their imfluence. Though this time is different. It is observed that its wind force will achieve 10 degrees of wind strength. (heard it's kinda scary)

Well, it's Friday night. Every one finished work earlier today, or people were forced to leave. When I walked out the building, the tricky pouring rain just stopped. (Guess I was lucky. every scooter rider but me wore raincoat then.) The rain strength was "unstable." from drizzling to pouring, keep changing all the time.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warns people to be well prepared for the storm, I think most people are just waiting and suspecting. As for me, I have no idea how it would be. A typical impression of typhoon night would be lighting a candle and having a bowl of delicious instant noodles. Im sure Taiwan makes one of the best instant noodles in the world. (Though Im supposed to be on a diet)

Anyway, I've rented 4 DVDs and bought a pudding from 7-11 just now.
Blockbuster was like supermarkets earlier today. Fulled of people who were eager to get something to eat, to drink, and to kill time (if it's nearly impossible to step out of our apartments).

It's midnight now. I can hear the rain drops hitting the roof,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stronger and stronger... I dont feel terrified or something. cuz it's just a start...

The bad thing is, obviously, it will ruin my precious weekend.
can only be companied by DVDs.

Like us on Facebook

Flickr Images